2010年11月7号我们一行6人,早晨7点半坐车到太原尖草坪区柴村镇的西张村,下车后向该村著名的石窑古寺进发,在寺庙柏树门前我们合影,我发现那天的天空很特别,
在大山之上的太阳蓝天白云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,几分种的山路和石阶经好汉嘴红叶沟就到了石窑寺,我先下红叶沟里看水帘洞拍照石窑寺全景后,和大家一起见了石窑寺主持山人师傅,平易近人的山人师傅每天写书法,我们的到来,他非常高兴,准备给我们做饭,我们婉言谢绝,落坐后听他讲佛理。参观寺庙留影并互留电话后告别,我们继续向甘草峁走去,顺便参观了路途中的龙王庙,找到了石窑寺泉水的源头。
40多分钟后山路走完,到了柴马公路的甘草峁,此路向北可去崛围山和马头水二库,向南可去上水峪的柴化路,我们选择了南去。路边果树上的苹果和海棠果还在,经打听是百姓遗弃的水果,于是我们放心大胆地采了许多。没多久我们到了上水峪村的老教师张根旺老先生的家,受到了他们夫妻热情接待,
参观了他们的石头窑洞、旱井、果园、菜地及村里非常古老的汉槐,
我们喝了旱井里的无根水――雨水,发现异常纯净甘甜,这里空气没有污染,雨水没有矿物质很“软”,房顶一夏天流下的雨水顺管道流到水泥做的地窖里,足够一家人一年生活用了,井口有铁门封锁,保持清洁卫生,这是我看到过最好的旱井,
同时也看到山老区人民在没有自来水和山泉水的情况下的艰难生存!中午应张老先生夫妻的一再晚留,我们品尝了他们做的5个山区小菜,手术后有伤的张老先生,不顾病情陪我们喝酒2瓶,
主食是这里的风味的小米南瓜饭,我们感觉象到了延安,感觉到山里人的朴实无华,一路的疲劳荡然无存。
和张老先生再见后,我们向西禅寺方向走去,由于我们酒足饭饱,不知不觉却到了何家山,原来半小时的路我们多走了一倍,既然到了何家山也好,
我们见了何家山侯村长和他老父亲,把5月3日拍的照片送于他们,在何家山也有象上水峪村的古槐一棵,
我们留影纪念。稍坐片刻后,忠厚老实的侯村长拿镰刀割荆棘为我们开路,
(5月3日我们走桑树坡经此山路时被扎得够呛)送我们去桑树坡的西禅寺,走出山沟后,我们发现侯村长拿镰刀的手还扎着刺,有血渗出,
西禅寺属芮城村所有,寺庙不大很精致,坐西向东,三面环山,象一把大椅,而西禅寺象椅中坐的主人,
主持是义净师傅,义净师傅43岁和蔼可亲,常送人书籍和佛教碟片宣传佛理,由于时间紧,太阳即将落山,我们稍坐片刻补充山泉水后,义净师傅送我们出庙下山。
评论